中国期刊网-投稿、查重、发表有保障。
您的位置: 主页 > 学术论文 > 农业论文 >

襄阳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区域中心城市产业基础研究

发布时间:2022-08-26 09:06:20

摘    要:近年来,襄阳经济总量不断攀升。GDP、固定资产投资、外贸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省前列,比重持续增加。在汉江生态经济带中心城市的建设上,襄阳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悠久的古城文化、便利的交通地位、良好的绿色环境,促使襄阳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但要建设成为经济带区域中心城市,必须更加充分的挖掘其产业优势,并充分发挥利用,形成引领汉江生态经济带开放开发,推动汉江流域城市合作共赢圈,推动襄阳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和流域内经济协调发展新格局。


关键词:襄阳;汉江生态经济带;中心城市;


Research on the Industrial Basis of Xiangyang's Construction of the Regional Center City of the Han River Ecological Economic Belt

Sun Yan Li Jie

Hube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College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total economic volume of Xiangyang has continued to rise. The city's GDP, fixed asset investment, foreign trade exports and other major economic indicators have the highest growth rates in the province, and the province's proportion continues to increase. Xiangyang has a unique advantag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entral city of the Han River ecological economic belt. The long-standing ancient city culture,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status and good green environment have promot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Xiangyang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in order to become a regional central city in the economic belt, it is necessary to fully tap its industrial advantages and make full use of them to form a leading open development of the Han River ecological economic belt, promote the cooperation and win-win circle of cities in the Han River basin, 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Xiangyang into a regional central city and a new pattern of coordinate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basin.


Keyword:

Xiangyang; Han River Ecological Economic Belt; Central City;


2018年11月1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为增强汉江流域经济发展动力、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有力支撑,也标志着汉江生态经济带建设正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布局。


《规划》指出,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发展,要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产业和人口集聚,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形成一定规模,第三产业占比要从2017年的42%增至50%。放宽市场准入,创新业态模式,增强金融创新,发挥武汉、襄阳等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的带动作用,推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在生产性服务业的应用。


一、襄阳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背景分析

(一)区位和交通优势显著

襄阳自古以来就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的美称,以襄阳市为中心的1000千米范围内囊括了中西部地区主要大中城市以及汉江生态经济带重要城市。到2021年底,襄阳市不断提升综合枢纽功能,实现一通带百通:襄荆高铁襄阳东站引入工程开工建设,郑万高铁襄阳南段建设顺利推进;高速公路建设成效显著,“三纵两横一环两支”高速公路骨架网基本形成;国省干线公路建设成果丰硕,公共客运体系不断完善;雅口枢纽船闸通航,新集水电站开工建设;汉江梯级开发加快,形成了通江达海大通道;积极对接中欧班列,畅通向西开放大通道;依托刘集机场打造区域性航空中心,构建空中开放大通道。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襄阳市区域中心建设必定对汉江生态经济带乃至国内中西部市场有着极其明显的辐射效应。


(二)区域经济实力突出

从2018年的统计指标来看,汉江流域鄂、豫、陕3省相关城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为20432.5亿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总额为1073.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为284706万美元,其中,襄阳市分别为4309.8亿元,295.5亿元,88015万美元,占比分别达到21.1%、27.5%、30.9%,各项指标均在流域内同类城市首位。2020年,襄阳市城镇常驻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7707元,较2019年增长1.1%,较2018年增长9.9%,荆门以35958元排名第二,襄阳市在该项指标上的增幅明显高于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


二、襄阳建设汉江生态经济带区域中心城市的产业基础

襄阳是一个朝气蓬勃的新兴的工业城市,同时也具备着老工业基地的底蕴,是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汽车制造业基地、中国织造名城,国家军民结合产业基地、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城市、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城市、全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等,已逐步形成以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为龙头,农产品加工、现代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医药化工、电子信息等为主导产业的产业体系。


(一)龙头产业

经过40年发展,襄阳的汽车产业经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低端到高端、从零部件到整车、从传统动力汽车到新能源汽车、从单一制造到产业化的发展历程,打造为襄阳工业发展名副其实的龙头产业,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


目前,襄阳已成为东风汽车公司轻型商用车、中高档乘用车、新能源整车及相关零部件生产基地和众泰汽车生产基地,是国家新型工业化(新能源汽车)产业示范基地、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国家汽车动力与部件产业基地,形成了集制造、物流、商贸、试验、检测于一体的较为完整的汽车产业链。襄阳已逐步形成综合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涉及发动机零配件、汽车轴承、节能与新能源总成部件等相关产业集群。目前,襄阳整车产能达到80万辆,发动机产能达到131万台,车桥产能超过100万根。其中,轻型商用车产销量位居全国第三;客车底盘位居国内第一;商用车车桥规模位居亚洲第一;汽车蓄电池生产规模位居全国第一;座椅调节装置和汽车轴承位居国内自主品牌行业第一位;动力总成生产规模和汽车摩擦片生产规模在国内名列前茅;试验检测机构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二)支柱产业

1、农产品加工业

2012年襄阳成为汉江流域首个粮食产量过百亿的城市,并且一直保持着百亿斤的规模。近年来,襄阳的农产品加工产业蒸蒸日上,全市上下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目前,襄阳襄州区、老河口的两个农产品加工业园跻身“国家队”,襄州区、谷城县、枣阳市、宜城市、老河口市5个农产品加工园区被认定为湖北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全市各园区入驻企业达到8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664家,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全域推进,促使襄阳市粮食生产连续五年获得丰收,农产品加工发展前景一片大好,其产值已经连续5年赶超汽车产业,占全市工业总量的比重达到32.3%。对县域经济的贡献更是巨大,占县域经济中的比重达到50.4%,为相关县域贡献税收达到41%,对农民增收贡献率超过30%。截止2021年,特色产业基地发展到88万亩,襄阳高香茶入选全国特色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


2、装备制造业

金鹰重工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轨道工程装备企业,拥有专利200多项,编制4项国家标准、21项铁路行业标准,成为国内轨道工程装备企业的领先者;五二五泵业公司的耐酸泵、耐腐蚀泵阀产量居全国第一;航宇救生装备公司是亚洲最大、全国唯一从事航空防护救生装备研制的现代高科技企业。襄阳市装备制造业已形成高端装备、传统装备、特色装备三位一体,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装备、应急救援装备、智能制造装备、农业机械装备等特色鲜明,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水平、具有相当区域竞争力的产业体系,不仅在全市产业发展格局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在全省产业布局中也意义重大。


3、现代服务业

近十年来,襄阳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期,不断地巩固和发展着省域副中心城市这一定位,区域影响力显著扩大,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引擎作用不断增强,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地位持续巩固。大力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围绕金融、现代物流、研发设计、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服务业重点产业,以重点服务业园区、项目建设为支撑,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2020年,襄阳市在全省率先建成综合性科技资源共享云服务平台,襄阳华科工研院建成运行,新增国家级和省级研发创新平台14个、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国家动力电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成运行,4个省级检验检测机构获批筹建,完成技术交易额131亿元,获得省科技进步奖8项,三环锻造有限公司荣获一等奖。


4、医药化工产业

医药化工产业是襄阳市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万亿工业强市建设中强劲有力的“新引擎”。襄阳市已形成兴发集团、龙蟒集团、泽东化工等多家重点企业的磷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集群,并且这些企业在发展循环经济和研发下游产品方面都各具特色。2013年8月,工信部公布的全国5000余家医药企业排名中,襄阳市隆中药业、华中药业、天药药业首次跻身全国医药行业500强。2019年实现产值534.2亿元,在鄂西北区域首屈一指。但2020年前3个月,受新冠疫情停工影响,该产业增速大幅下挫50.2%,4月实现产值37.6亿元,比上月大幅增长60%,与2019年相比增速即将“扭负为正”。


三、区域中心城市建设背景下襄阳市产业发展路径选择

(一)打造万亿工业强市

一是以技术变革引领价值链的高位跃升。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变型的关键时期,坚持以创新为核心,走科学绿色发展之路。襄阳市必须积极抓住变革的机遇,争取在新一轮的技术变革中占据主动权,从而引领并推动汉江生态经济带的经济发展,不断提升襄阳市高端制造业发展水平,提高产品的品牌效应。


二是以优势平台推动产业链的垂直整合。推进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加快特色园区建设,并伴随发展相应的服务业,建设相关的基础设施。襄阳市有高新区、经济开发区以及省级开发区,要重点发挥三区枢纽作用,集聚并垂直整合产业链,打造产业群、聚集区。


三是以布局优化实现空间链的区域协调。襄阳市具有襄阳市城区经济和谷城县、南漳县、保康县等多个县的县域经济,必须坚持“两轮驱动”,充分发展城区经济的同时又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推动县域经济特色化、多元化的同时促进城区经济的更为繁荣发展。


(二)打造现代服务业强市

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对一个城市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襄阳市也必须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包括电商外贸、现代金融、现代物流、互联网、文化旅游、信息科技等多个方面的现代服务业,并推动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一是构建服务中部、辐射全国的“大数据”和“云计算”产业体系。当代社会的发展可谓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掌握了信息科技是一种强有力的市场竞争优势。襄阳市必须构建高端的产业信息平台,以华为云服务为依托,构建辐射全国的“大数据”和“云计算”产业体系,达到数据资源共享,符合现代化服务业的发展要求。在国家大力推行“互联网+”的政策下,以互联网的运用为基础,掌握了解把握最新的市场企业信息,大力推动市场需求相关产品的生产售卖,以及推动相关产品的服务与应用。


二是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襄阳市支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挖掘历史和文化因素,大力发展文化旅游配套服务、合理规划文化旅游路线,建设文博会展、现代传媒、演艺娱乐、出版印刷等文化产业集群,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三城”、“五园”。高水平举办诸葛亮文化旅游节、襄阳马拉松赛等重大文体活动,更大力度激发文化旅游消费活力,完善旅游标准化服务体系,推动华侨城文化旅游示范区、华侨城奇趣童年和奇妙镇、关圣古镇一期等一批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建成运营,积极创建荆楚文旅名县、名镇、名村,全力推进招商引资。


(三)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襄阳市近五年粮食产业的经济总量都位于襄阳市工业产值的第一位,可以说生态农业是襄阳市第一大支柱产业,现代农业的脚步已经刻不容缓。在保持增收,巩固粮食大市的基础之上,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化,打造本土生态农业品牌。


一是全力推进“中国有机谷”建设。有机谷是襄阳生态农业特色部分,主要表现为绿色、无公害、有机,坚持走有机谷建设的生态农业之路,建设生态农业生产,加工品出产,相关带动的休闲农家乐等活动之路,打造属于襄阳的生态农业产业集群。


二是实施食品工业倍增计划。现代农业不仅包括粮食生产,还可以考虑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以及更深层次的农产品加工出产,衍生产业链,不仅可以增加粮食产量,还可以打造属于襄阳的自己的生态农业品牌,走多元化、深层次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之路。


三是创新农业经营组织方式。积极建设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坚持以技术作为立足的基本,培育新型的农业与经营者,双管齐下,推动襄阳市的农业发展向更为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水平发展,从而建设生态农业,打造农业强市。


(四)建设汉江流域国家级生态文明试验区

一是着力构建高效、协调、可持续的主体功能区格局。城市的空间格局关乎一个城市的基础构建,建设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格局,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制定城市生态空间红线,对于湿地、林地、水源等方面实施生态性保护和修复,从宏观上构建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功能格局。


二是深入推进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活方式低碳化。襄阳市汽车产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良好,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重要的影响,坚持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建设全国新能源示范城市;在居民的生活、消费方式上,大力提倡绿色出行、绿色消费。


三是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对生态文明建设制定完备的考核体系,对于不遵守相关规定的企业、个人等采取相应的措施,全市共同努力构建生态文明襄阳,形成良好社会风尚;针对于企业排放废水、废气、废渣等不可避免的情况,要求其加大技术处理的资本投入,同时政府加大补贴力度、行业的提高自觉性、并加强社会资本的筹集;健全社会公众的监督体系,完善听证、建议收集、投诉、举报等多种监督途径,充分发挥社会大众的力量,建设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 杨瑛娟,郭磊磊,高妍.汉江生态经济带经济发展质量测度[J].湖北农业科学,2020(10).

[2] 梁小青,杨梅英,李春侠.区域视角的汉江生态经济带文献述评[J].汉江师范学院学报,2019(4).

[3] 肖金成,申兵.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战略构想与建议[J].西部大开发,2019(5).

[4] 王礼刚,吴传清.汉江生态经济带主要城市绿色发展水平测度与提升路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8(4).

[5] 梁小青,李春侠.汉江生态经济带协调发展路径研究[J].荆楚学刊,2018(10).

[6] 王宇波,张铮,景思江.汉江生态经济带产业协同发展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7(3).

[7] 田玲玲.曾菊新,董莹汉江流域经济区与主体功能区布局的协同发展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


相关文章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