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刊网-投稿、查重、发表有保障。
您的位置: 主页 > 学术论文 > 文学论文 >

团体学术对学术期刊评价指数的影响力

发布时间:2020-12-02 11:58:43

  这篇主要介绍的是团体学术对学术期刊评价指数的影响力的内容,本文作者就是通过对团体的内容做出详细的阐述与介绍,特推荐这篇优秀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一、引言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战略“双一流”建设的稳步推进,广大高校都致力于打造一流的科研教学师资队伍、引进和培养全球顶尖创新创业人才、全面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其核心目的即在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1]在此背景下,学术影响力作为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体现,得到各个高校的广泛重视。[2]SCI论文作为学术影响力评估的重要指标成为高校教师及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众多高校制定了一列奖励措施,引导和鼓励大家发表SCI论文。[3-4]SCI论文已经成为高校教师职称晋升的必备条件。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科学计量中心根据我国学科发展的现状,重新设定了分区阈值,将自然科学版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CitationReports,JCR)中的全部期刊进行重新分区,这个分区也成了众多高校制定职称评定、奖励政策的重要参考。客观、公正、准确的评价学者(个人)或团队的学术影响力是推动学术创新和提高学术成果质量的基本前提。目前,对学术论文的影响力评估主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同行评议,即选择相同或相近研究方向的同行专家进行独立的第三方评价。[5]另外一种是定量评价,即选取相关指标,量化个人或团队的学术影响范围、学术数量和质量。[6]在定量评价中,根据指标的计算方法大体可以分为三类。[7]第一类是影响因子评价指标,如集成影响因子等。影响因子是目前国际通用的最为简单直接的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同时也是《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期刊分区表》的数据基础。第二类是基于论文引用次数的评价指标。例如H指数及其系列改进指数、SQI指数、篇均被引指数、g指数、p指数及PR6指数等。[8-12]第三类是结合影响因子和引用次数得到的评价指标,如AIw指数、CI及CI修正指数等。[13-14]虽然指数众多,但都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H指数侧重于高影响特征的表征,优点是算法简单,直升不降,累积数值稳定。[15]但因为论文引用次数随着时间推移会慢慢积累,对青年学者而言,H指数并不友好。CI指数、SQI指数、AIw指数等充分考虑了论文被引情况,但是忽略了无引用论文或零引用论文。[16]针对这些问题,学术迹(AcademicTrack)指标被提出,它整合了学术发文和引文分布特征,较为全面地涵盖了学术信息,适用于个人或者团队的学术评价。[17]学术迹指标为正,且指数越大,说明累积学术成就越大。反之,如果学术迹为负,则说明无引用论文或零引用论文过多,“冗余信息”越大,就是通常所说的“灌水”论文太多。目前的学术影响力评价主要集中在个人、期刊或者特定的研究领域,而对团体的学术影响力评价较少。学术团队是高校建设“双一流”的主体,客观公正地评价学术团队影响力,有利于提升科研水平和学科建设水平,同时也可为高校科研力量的管理及政策制定提供重要依据。本研究以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为研究对象,基于2014—2018年五年来发表的SCI论文,选取中科院分区、篇均他引次数及学术迹为指标,系统评估了福建师大地科院的国际影响力,以期为福建师大地理学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二、研究对象及指标选取

  (一)学术团队介绍

  地理科学是福建师范大学的国家级特色专业之一。地理科学学院(以下简称地科院)始于1907年创办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史地专科,至今,地理学科已走过了百余年的历程。1952年福建师范学院始建地理系,1958年成立中科院华东分院福建地理所(1964年更名为福建地理研究所),1999年8月,由地理系和地理研究所组建地理科学学院。地理学在教育部组织的全国第三轮(2012年)学科评估中位居第九名,地理学、生态学在全国第四轮(2017年)学科评估中分别进入B+、B-的行列,同年,地理学进入福建省“高峰学科”建设行列。学院拥有地理学、生态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资源学、城市与区域规划、水土保持、生态学等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自然资源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生态学、土地资源管理、学科教学(地理)等8个硕士点;学院下设地理学系、资源与城市规划系、地球信息科学系、生态学系、地理学国家理科基地建设办公室等5个教学工作单位。近年来学院大力引进高端人才,专任教学科研人员从2013年的80余人上升到110余人,近五年来发表的SCI论文也显著增长。

  (二)评价指标

  学术迹(AcademicTrack)指标由叶鹰等学者提出,涵盖了5个发文和引文特征,具有较强的客观性。[18-19]计算公式如下:其中M为学院发文总量,N为学院发文被引总数,H为团体H指数,M0为零被引论文数,NH为发文被引次数大于或者等于H的论文总被引次数。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统计的总被引次数N基于“GoogleScholar”。原因在于WebofScience或者Scopus仅仅统计了英文论文的引用情况,而忽略了中文期刊的引用,中文论文的引用也是影响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WebofScience的时效性较差,更新频率较低。引用统计截止时间为2019年7月20日。除此之外,基于影响因子的中科院分区也是参考指标。影响因子(ImpactFactor,IF)是科睿唯安(clarivate)每年6月发布的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CitationReports,JCR)的一项重要指标。该指标统计了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该报告年份中被引用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在这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科学计量中心根据我国学科发展的现状,重新设定了阈值,将期刊引证报告中自然科学版全部期刊重新区分为I区到IV区,每年11月份发布,该分区(以下简称中科院分区)也成了众多高校制定职称评定、奖励政策的重要参考。相对于科睿唯安期刊引证报告的平均分区(Q1到Q4,按影响因子排序后平均25%分区),中科院分区根据国内学科发展状况,细致划分了大类学科和小类学科分区。虽然中科院分区存在较大争议,但我们认为,该分区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研究中,分区参照当年发布的标准分区,不考虑期刊的变动情况。篇均被引指数也是反映学术水平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在本研究中也被采用用于分析不同分区的期刊论文学术影响力。

  三、结果分析

  (一)SCI论文发表量及分区分析

  由图1可知,地科院SCI论文发表总数由2014年的22篇增长到2018年的54篇,增幅达到145.5%。在发文总量大幅增长的同时,高级别论文(SCI-I和SCI-II)取得显著进步。SCI-I论文由2014年的4篇增长为2018年的21篇,增幅达到425%。虽然2018年SCI-II论文比上一年少一篇,但是相比2014年,还是增长了200%。SCI-I和SCI-II合计增长了3倍多。2016年和2018年,SCI-I和SCI-II论文占比超过总量的半数,分别达到55.3%和61.1%。SCI-IV论文增长并不明显,2017年甚至出现低谷。SCI-III论文增长速度同样较为缓慢,但除2017外。2017年SCI-III论文占比超过50%。不考虑SCI分区变化因素,整体可看出SCI论文总量增长明显,尤其是高水平论文增长显著。同期地科院的教职工人数增长仅32%。从一方面可以看出,新进教职工平均学术水平较高,为SCI论文发表总量,尤其是高水平论文贡献巨大。并且,在新进人才的带动下、在相关奖励和职称政策驱动下,地科院整体科研氛围浓厚,教职工发表SCI论文的主观能动性更强。同时也反映出,人才战略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从学校到学院,在人才引进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高端人才成为了全国高校的争夺对象。图12014—2018年地科院SCI论文发表统计

  (二)篇均被引指数、H指数、学术迹指数分析

  图2展示了2014—2018年地科院SCI论文引用情况。从引用总数上看,2015年达到最高峰,总计被引833次。2018年总引用次数最少,仅为146次,主要原因在于距离发表时间短,缺乏积累。2014年的引用次数为332次,虽然已经发表较长时间,但由于发文数量较少,整体引用率较低。2015—2018年,引用次数逐步减少,符合引用次数的变化规律,即引用次数会随着时间延长而积累,增长速度由快变慢,最后基本趋于平稳。从不同分区论文的引用次数上看,大体上可以看出论文级别(分区)与引用次数呈正相关关系(图2)。2015年SCI-I论文被引次数最多,达到303次,随后依次递减,SCI-IV论文被引次数仅为78次。2016年和2018年表现与2015年一致,被引次数从SCI-I至SCI-IV依次递减。虽然在2017年,SCI-III论文的被引次数与SCI-I旗鼓相当,但SCI-III的发文量是SCI-I的1.8倍。整体来看,SCI-I和SCI-II论文合计被引次数要显著高于SCI-III和SCI-IV被引次数的总和,说明了分区越高(影响因子越高)的论文被引用的几率也更高。图22014—2018年地科院SCI论文引用统计除总引用次数外,篇均引用次数更能体现论文在某一个时间段上的学术价值。图3展示了2014—2018年地科院SCI论文篇均引用统计情况。一般来讲,地理学科的论文引用次数达到10次以上可以认为较为优异。与总引用次数相似,2015年的篇均被引次数最高,达到25.2次,但2013年超过了2016—2018年,排名第二,达到15.1次,也就是说,虽然2013年的总引用数并不高,但是由于发文量较少,篇均引用次数表现更为优异。从不同分区论文来看,SCI-I和SCI-II的篇均引用次数显然高于其他两个分区论文。2015年的SCI-I篇均被引次数达到37.9次,SCI-II论文也达到33.1次,表现不俗。另外,2014年的SCI-II论文、2015的SCI-IV论文以及2016的SCI-I论文篇均引用次数均超过20次。越新的论文篇均引用次数越低,2018年平均篇均引用次数仅为2.7次。在2017年和2018年,分别出现了2篇和13篇零引用论文。表1展示了2014—2018年地科院SCI论文H指数和学术迹指数。地科院2015年的H指数最高,达到17,2014、2016及2017年H指数均为12,2018年为6。相比之下,2017年SCI论文发表时间较短,但H指数达到12,说明论文整体质量较好,随着时间推移,2018年的H指数还会提高。H指数只升不降,无法体现论文中的“冗余信息”。学术迹不仅充分体现了高引用论文,同时兼顾了零引用论文。学术迹指数越大,影响力越大。指数一旦为负值,说明零引用论文或低引用论文过多。总体上,地科院5年来的学术迹指数均为正值,说明学术影响力良好,2015年指数最高,达到305.902,2014和2016年指数相差不大,2017年和2018年的学术迹呈明显下降趋势。因2018年尚有13篇论文零引用,学术迹指数仅31.747。因此,评价学术影响力不应该只考虑当年所发论文,至少需要5年才能体现真实影响力。

  (三)指数相关性分析

  通过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有利于揭示不同评价指数的差异性和相似性。本文分别分析了学术迹指数与被引指数、篇均被引指数以及H指数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由图4可知,学术迹指数与被引总数的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2达到0.942,并通过1%的置信度检验。由于篇均被引次数与被引总数存在较强的相关性(R2为0.84),因此,学术迹指数与篇均被引次数的相关性也十分显著,相关系数R2达到0.947,通过1%的置信度检验。学术迹指数与H指数的相关性相比而言较低,R2为0.860,也通过了1%的置信度检验。但是,随着时间由远及近,学术迹与发文总数呈一定程度的负相关关系(R2为0.31),未达到1%置信度水平。同时学术迹指数与分区无显著相关性。

  四、结论

  本文以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为学术团体研究对象,统计了2014-2018年所发表的SCI论文数及其引用数,选取了中科院分区、被引指数、篇均被引指数、H指数及学术迹指数,系统分析了地科院的学术影响力,并基于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学术迹指数与其他指数的相关性,得到以下结论:其一,2014年以来,在学校和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地科院大力引进了各个层次的创新人才,最明显的变化就是SCI论文发表篇数增长明显,增长145.5%,高水平论文(SCI-I和SCI-II区)增长3倍,学术影响力稳步扩大。其二,从论文被引指标看,级别越高的论文相对引用次数更高,SCI-I和SCI-II区表现明显。其三,论文引用是一个时间累积效应,但也绝非论文发表时间越长引用越多,从时效性来看,发表后3~4年是论文引用最为频繁的阶段。因此,统计多年论文引用情况更为合理,这也是有些学者质疑影响因子只计算最近两年引用次数的重要原因。其四,无论是影响因子,还是中科院分区,抑或H指数等,从本质上讲都是基于引用次数的统计,而引用次数与时间成正相关,因此评价学术团队影响力需要多年数据,至少5年时间,绝不适宜仅评价当年的学术影响力。各项文献数据库(WebofScience、Scopus等)均有滞后性。其五,学术迹指数与被引指数、篇均被引指数以及H指数三者均呈显著正相关,表现四个指标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学术迹指数充分考虑了零引用论文,比其他三者更为公正客观。学术迹指数与发文总数呈负相关,而与分区相关性不显著。虽然本研究对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的团队学术影响力进行了系统分析,得出了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结论,但仍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地科院包括很多团队,本研究中未区分具体研究方向上小团队的学术影响力,及其对整个学院的贡献;二是地理学是一门十分复杂的综合学科,内含多个研究方向,例如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科学等。自然地理学下又细分众多研究对象,例如水文、土壤、气候、地貌等,本研究未区分具体研究方向上的SCI论文影响力情况;三是人文地理学也属于地理学范畴,但有些研究成果倾向于发表在SSCI上,由于发文数量很少,本研究仅统计了SCI论文;四是本研究考虑的影响力指标偏少,还不够全面。以上不足也是我们下一步研究中需要改进之处。


相关文章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