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刊网-投稿、查重、发表有保障。
您的位置: 主页 > 学术论文 > 艺术论文 >

清裕陵地宫石雕纹样信息可视化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12 09:49:40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信息可视化的设计方法为文化遗产的展示开辟了新的途径。清裕陵地宫石雕纹样精致细腻且庄重严谨,分析其内容题材、布局位置、雕刻技法及内涵寓意等信息的特征,构建具有专属性的信息架构,借助视觉艺术化的形式将石雕纹样的各项隐性信息进行展示与传播。从而满足受众的精神和情感需求,扩大清东陵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同时起到保护文化遗产的作用。


关键词:清裕陵地言;石雕纹样;信息可视化设计;


Research on Visual Design of Stone Carving Patterns Information of Qing Yuling

Underground Palace

LIU Bao-cheng LI Ling-ling

Art Academy,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has attracted more and more people's attention.The design method of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opens up a new way for the display of cultural heritage.Qing Yuling Underground Palace stone patterns are delicate, solemn and rigorous, 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formation such as content theme, layout position, carving techniques and connotation, the paper builds a specialized information structure, and displays and disseminates the hidden information of stone carving patterns in the form of visual art.So the spiritual and emotional needs of the audience could be satisfied, the influence of Dongling cultural Heritage of Qing Dynasty could be expanded, traditional excellent culture could be carried forward, it also plays a role in protecting cultural heritage.


Keyword:Qing Yuling Underground Palace; stone carving patterns; information visualization design;


清裕陵地宫是清东陵开放的地宫中最精美、最豪华、最复杂的一座,它被誉为“石雕艺术的宝库”和“不可多得的地下佛堂”。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对于地宫内石雕的展示宣传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展示的形式较为单一,展示的方式缺乏互动性,只是文物陈列性的展示,并没有过多的文字说明,这让受众不能完全的了解到石雕内部的含义。将其进行信息可视化设计就是对清裕陵地宫石雕纹样的信息多维度挖掘,以视觉可视化的宣传,使其内涵价值得到充分的展现,实现自身价值。


一、清裕陵地宫石雕纹样信息可视化设计基本概述

(一)清裕陵地宫石雕纹样概述

清裕陵是乾隆皇帝的陵寝,乾隆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繁盛的时期,国库充裕,天下太平,因此清裕陵修建的极为豪华恢弘。地宫又称“元宫”和“玄宫”,它位于明楼宝顶的下方,是全陵中最关键的地方,它的修建最为精巧富丽。


清裕陵地宫为九券四门结构,从第一道石门开始,每个券的券顶、月光墙、水平墙都布满了丰富的佛教题材石雕,包括人物纹样、动物纹样、器物纹样以及藏文、梵文经咒等[1]。雕刻形态逼真,线条流畅细腻,布局结构严谨。清裕陵地宫石雕是综合性的造型艺术,不仅体现了精美细腻、巧夺天工的雕刻技法,更体现出中国古代传统的宗教文化、祈福文化以及社会风俗等。在多元的文化氛围下,应取其精华,科普宣传,传承发展,充分发挥它的文化艺术价值。


(二)信息可视化设计概述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可视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效接收信息的方式。信息可视化设计是一种视觉的沟通,不知不觉遍布在人们的生活中。人们在面对各种各样庞杂的信息时,需要筛选和甄别有效信息,而信息可视化设计是将复杂繁缛的文本信息数据,通过视觉语言转化为赏心悦目、通俗易懂的信息图。这种信息图可以让人们了解到信息之间的隐形特征、关系和内涵等,使受众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有效的信息。信息可视化设计运用的领域非常广泛,例如产品设计、商业、旅游业、新闻传播业。近年来,也慢慢将运用到了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将清裕陵地宫石雕纹样进行信息可视化的设计,可以拉近人与文物之间的距离,让清裕陵地宫的石雕纹样活态化的传播。


二、清裕陵地宫石雕纹样信息可视化设计研究意义

(一)对清裕陵地宫石雕纹样进行展示性保护

文化遗产是人类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的结晶,它蕴涵着国家的文化意识和民族精神。文化遗产的展示与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密不可分,《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中指出保护规划包括保护措施、利用功能、展陈方案和管理手段四方面的内容[2]。清东陵在2000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清裕陵是清东陵中最具代表性的陵寝之一,它带有乾隆时期独特的文化内涵,对于它的展示和保护是至关重要的。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这也为清裕陵地宫石雕纹样的展示带来了新的契机。利用视觉设计的优势来制作带有视觉美感和表达意趣的信息图,再借助新媒体的形式进行传播。这种快速有效的展示传播方式,让公众理解、欣赏裕陵地宫石雕纹样的同时,也能起到文化遗产保护的作用,提升国民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


(二)对清裕陵地宫石雕纹样进行科普性宣传

根据《“十三五”国家科普与创新文化建设规划》中指出要“切实提升科普产品、科普服务的精准、有效供给能力和信息化水平”[3]。所以我们在对清裕陵地宫进行宣传展示的时候要注重科普性。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审美需求也有所提升。人们在游览清裕陵的时候,已经不满足于直观的、陈列性的信息,更希望能够了解其历史文化、精神内涵等隐性的信息。对地宫石雕纹样进行多维度信息挖掘,将清裕陵地宫石雕纹样的雕刻题材、内涵寓意、空间方位、雕刻手法等信息进行梳理分析,通过视觉艺术的方式进行设计,用现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既起到了科普的作用,又能扩大清裕陵石雕艺术的影响力。


三、清裕陵地宫石雕纹样特征分析

(一)佛教为主的雕刻题材

清裕陵地宫中布满了佛教题材的石雕纹样和梵文经咒,佛教在清朝社会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清朝入关后,对藏传佛教的实行推行政策,乾隆本人对佛教的认可也逐渐加深,这也直接影响到了清裕陵地宫中雕刻题材的选择[4]。


1.佛教人物纹样

(1)四大天王

清裕陵地宫中包含大量佛教人物纹样。在地宫的头层门洞券刻有四大天王,佛教中的护法武将称为天王、金刚、力士等,四大天王就是四个队伍的首领员。四大天王分别驻守在犍陀罗山的四个山头,东西南北各管一方。


在清裕陵地宫中,东方持国天王居门洞西侧靠北,身穿方形排列装饰的甲胄,手持琵琶,带着刻有龙纹的头盔,是主乐神,他寓意着国土安定,保护众生。南方增长天王居门洞西侧靠南,身穿“人”字型纹饰的铠甲手握宝剑,有保护佛法不受侵犯之意。西方广目天王居门洞东侧靠南,身穿带有如意纹衣领的方形排列装饰的铠甲,右手托塔,左手拿蛇,他善于观察世界,补己之短。北方多闻天王居门洞东侧靠北,右手持宝伞,左手握神鼠,护持人民幸福,他寓意见多识广,博学多闻。


四大天王在佛教中是属于等级比较低的护法神,在裕陵地宫中,整体以坐像的形象出现,显得更加威猛健硕,头层门洞券是地宫的前导空间,在这里雕刻四大天王是为了驱除邪祟,扫清道路。


(2)八大菩萨

地宫的八扇石门都刻有菩萨像,菩萨像的刻画严格遵守《造像量度经》,其造型尺度大小都有严格的规定[4]。地宫中的菩萨像在遵循尺度规定的基础上,头部微倾,头戴莲瓣佛冠,手捏莲花,肩披飞舞长巾,下着羊肠大裙,身佩垂珠菊花,身姿优雅的立于莲座之上,四周刻有卷草纹的边框,整个形象栩栩如生,富有生机。八尊菩萨像造型相似,但有不同的器物装饰,同时也带有不同的寓意(见表1)。


表1 地宫八大菩萨信息梳理


(3)佛像

裕陵地宫中所有的纹样在构建一组场景,首先在头层门洞券中四大天王驱除邪恶,然后通过四道门上的八大菩萨引导穿行,在此过程中三十五佛清净三业,最后抵达金券,由五佛庇护。所以在这个场景中,佛像是最典型且最多的纹样[1]。


佛像主要分布在明堂券、穿堂券和金券的顶部,以及金券两侧和第一道、第三道石门上方的月光墙上。其中三十五佛形态姿势大致相同,大多为头顶肉髻,双腿盘坐,身披袈裟,背光普照,坐于莲花之上。因位置和作用的不同,装饰造型会有细微的差别,例如第一道石门上方拱形墙的佛像装饰有背光、佛珠、火珠。穿堂券的顶部佛像装饰有背光、光晕、佛珠以及植物纹样。三十五佛有四种不同的手势,佛像通过手势的变化提高整体的活跃度,手与心相连,不同的手势代表着不同心理状态[4]。地宫佛像整体刻画神圣庄严,外部装饰精致细腻,带有宗教的神秘感,同时也带有帝王陵寝的华丽。


2.佛教器物纹样

在清裕陵地宫的穿堂券刻有五欲供,分别是有明镜、琵琶、涂香、水果、天衣。器物下方配有相同的花瓶及飘带。这五种器物分别代表着色、声、香、味、触,它们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等器官,能引起人的五种欲心[5]。此外,在明堂券和金券中刻有佛八宝,即寓意妙音吉祥的法螺、寓意万劫不息的法轮、寓意张弛自如的宝伞、寓意遍覆三千、净一切乐的白盖、寓意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寓意福智圆满的宝瓶、寓意坚固活泼的双鱼、寓意回环贯彻的盘长。这八件器物除莲花外,其余均配有飘带的装饰,让刻板静止的器物形象更加飘逸有动感。清裕陵地宫器物题材的石雕纹样在视觉上精致细腻,又不失皇家陵寝的严谨庄重。


(二)层次分明的雕刻技法

清裕陵石雕纹样采用阳刻和阴刻相结合的形式,阳刻又有高浮雕和浅浮雕之分。佛像、四大天王、八大菩萨等为高浮雕,人物纹样的突出,不仅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生动,而且暗示了佛教文化在地宫的特殊地位,突出了主题。植物、动物、器物等纹样采用浅浮雕,通过深浅层次不同的对比,让整个墙面更加充满活力与张力。梵文经咒为阴刻,文字尖锐有力,干净整洁,以背景的形式填充在墙壁上。从地宫石雕纹样的艺术效果来看,雕刻技法多样,技艺精湛细腻,使得地宫的整体凹凸有致、层次分明。


(三)均衡对称的布局方式

中国古代造物观念中经常追求一种“对称美”,它可以给人安静稳定、庄重威严的感受。裕陵中的石雕纹样的布局方式也是采用了对称的形式。其中有绝对的对称,例如在明堂券两侧的拱形墙上均刻有佛八宝,它们形态同等、数量同等。在穿堂券中东西水平墙上分别有五欲供一组,呈完全对称的形式。也有相对的对称,例如地宫东西墙分布的石雕纹样基本相同,第一道门洞券中东西墙安坐着四大天王,一墙两个人物,虽然人物不同,但姿态动作却相似,这使在对称稳定的格局中又有一丝生动。对称的分布使裕陵地宫更加有秩序感和凝聚力,同时静中有动,又凸显一种艺术美感。


四、清裕陵地宫石雕纹样信息可视化设计流程

清裕陵地宫石雕纹样信息可视设计可分为三个步骤,一是石雕纹样的收集与梳理,二是石雕纹样框架的构建,三是石雕纹样信息可视化呈现。其中石雕纹样的多源信息整理是关键的一步,要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石雕纹样框架的构建是最核心的一步,石雕纹样的信息并不是抽象的数据信息,不能用简单的柱状图或饼状图进行构建,要根据裕陵地宫石雕纹样独有的特性,建立专属的信息框架。最后信息可视化的呈现是最感性的一步,这时候要设计图形元素,提取色彩,选取板式等。信息可视化的呈现方式层出不穷,包括静态图解式、动画视频式、动态交互式等。在这个过程中感性是大于理性的[6]。


(一)清裕陵地宫石雕纹样信息框架构建

通过对清裕陵地宫石雕纹样的内涵寓意、空间方位、雕刻手法等信息进行梳理,了解其内部的逻辑关系,根据板式设计的基本原则,经过多次的尝试,设计了本次信息图的基本框架。标题板式采用的是清东陵标志性的红墙建筑,突出清东陵的建筑特点。中心板式采用是上下结构的构图形式,首先对地宫的结构以及石雕纹样的位置进行初步的总介绍。然后对四大天王,八大菩萨、佛八宝、五欲供、佛像等逐一进行分析,整体构图较为饱满。


(二)清裕陵地宫石雕纹样信息图形设计

在这一步需要对地宫石雕纹样进行提取与设计,既要能表现出纹样的造型特征,又要简单明了的表现出纹样的内涵寓意,达到以图释义的效果。根据清裕陵地宫石雕纹样佛教题材纹样占据主要位置的特征,确定图形设计的风格形式以及颜色。之后确定图形设计的视角,图形设计可分为平视、俯视、透视三种视角,此次采用的是以平视视角来设计的,平视视角的图形更加扁平化,在信息图中使用会显得更加简洁明快。


(三)清裕陵地宫石雕纹样静态图解式信息可视化设计展现

此次的设计采用的是静态图解式的信息可视化形式,它具有全面性和易读性,通过图形和文字的形式进行呈现,使其更能直观的了解到清裕陵石雕纹样的隐形信息。根据前面的框架构建和图形设计进行最后的整合,在整合的过程中注意整个画面的合理性,注重清裕陵地宫石雕纹样逻辑关系。此信息图是按照总分的结构以及地宫的空间顺序进行排版的,首先第一部分是地宫的整体空间布局。第二部分是受众率先到达的头层门洞券,了解到四大天王,然后是明堂券上方的佛八宝。第三部分是穿堂券的五欲供。在第四部分的时候受众已走过了四道石门,所以第四部分为八大菩萨,第五部分到达金券,在这里讲述的是佛像。以空间顺序进行的排版可以让受众准确清晰的的了解所传达信息,同时也要有艺术感和审美性。


五、总结

清裕陵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对清裕陵地宫石雕纹样的深入研究,以信息可视化设计的形式展现给受众,在宣传展示文化遗产同时,也起到了文化遗产保护的作用。有效地提高了清东陵石雕艺术的科普传播水平。为清东陵文化遗产价值的弘扬与传播提供更有效的方法,同时呼吁更多的人承担起文化传承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陈捷,张昕.裕陵地宫石刻图像与梵字的空间构成和场所意义[J].故宫博物院院刊,2016,(05):40-57+160.

[2] 卜琳.中国文化遗产展示体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2.

[3] 王克祥.文化遗产保护中信息可视化科普设计研究——以南朝石刻为例[J].大众文艺,2019,(23):52-53.

[4] 唐玲玲.清裕陵地宫石雕图像研究[D].渤海大学,2019.

[5] 唐玲玲,蔡敏,佟达.清裕陵地宫石雕图像配置方式研究[J].民族艺林,2019,(01):92-97.

[6] 李遥中国墓室壁画信息可视化设计与展示[D]西北大学,2020.


相关文章
100%安全可靠
7X18小时在线支持
支付宝特邀商家
不成功全额退款